李嘉诚靠边站,香港首富换人了

  • 首页
  • 产品优势
  • 公司介绍
  • 你的位置:南昌江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产品优势 > 李嘉诚靠边站,香港首富换人了

    李嘉诚靠边站,香港首富换人了

    发布日期:2022-08-17 07:02    点击次数:97

    图片

    ©️资本侦探原创

    就在这个五一假期,香港首富换人了。

    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数据显示,宁德时代董事局主席曾毓群以345亿美元身价,超过了李兆基的321亿美元,也超过了李嘉诚的344亿美元,成为香港新首富。

    此前,在今年4月发布的2021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曾毓群则是以284亿美元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2名。

    图片

    新首富,“赌性坚强”

    曾毓群1968年出生于福建宁德岚口村,是个农家子弟,如今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他17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1989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福建的一家国企,三个月后,曾毓群选择了离职,南下东莞,进了一家外企——日本著名电子工业品牌TDK旗下子公司新科磁电厂(SAE的生产基地)。

    在新科磁电厂,曾毓群干了十年,成为了最年轻的工程总监。

    曾毓群的才能受到了各路领导的赏识,SAE的总裁、曾毓群的顶头上司梁少康曾找到曾毓群,请他考察一个电池项目,并且希望拉曾毓群和自己一起做电池。不过曾毓群并没有马上答应。

    1999年,梁少康找来曾毓群另一个老上司陈棠华,梁、陈、曾三人一起合伙创办新能源科技(ATL)。宁德时代便是脱胎于此。

    图片

    曾毓群

    ATL主要做手机锂电池,刚成立不久便成为了苹果、三星的供应商。当时ATL的重心还是在锂电池上,对于车载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只能说是副业。

    后来由于国家法规限制外商独资企业不得生产动力电池,因此在2011年,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汽车动力部门被剥离出来,曾毓群也以此为基础在故乡福建宁德成立了宁德时代。

    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销售全球第一;2018年6月,宁德时代登陆创业板, 偶像活动动漫完成上市。从上市到现在,宁德时代股价一路上行,目前市值已超过了9000亿。

    图片

    曾毓群鲜少接受采访,关于他的性格理念流传最多的是两幅挂在办公室里字画,一幅是“赌性坚强”,另一幅是“溥博渊泉”。

    “赌性坚强”四个字曾被同为福建人的美团创始人王兴“曝光”,王兴在饭否上写道,一个有幸早年投资了宁德时代的朋友说他第一次走进曾毓群狭小的办公室就被震了一下,只见墙上五个大字——“赌性更坚强”。他说当时心想果然是福建人,但也疑问为什么不挂“爱拼才会赢”。

    曾毓群的答案是,“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至于“溥博渊泉”,则是出自《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意思是像苍天那样广大无边,像无底深渊那样深厚、源远流长。

    图片

    新挑战,宁德时代

    “毓秀新能源,群英共跃麟”——有人用这幅嵌字联,产品优势来形容曾毓群的创业传奇。

    由于此前有和苹果合作的经验,宁德时代刚成立就引起了华晨宝马的注意并达成了合作,宁德时代也借此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动力电池从研发设计到生产交付的全流程,为接下来打开局面打了个样。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万辆,同比增长53%,连续三年全球第一,这也使得宁德时代反超松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也是从2017年开始,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容量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

    宁德时代“赌”对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在“白名单”保护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享受了四年政策红利,在2018年全球十大动力电池企业榜单中占据七席。而由于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难以满足补贴标准,主攻三元锂电池的宁德时代成为最大赢家。

    曾毓群说:“日本人发明了锂电池、韩国人把它做大,中国人把它做到世界第一。”

    图片

    不过,时代变了,宁德时代的幸运也必须要有持续的实力来支撑,未来也充满了更多的挑战。

    2019年6月工信部宣布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动力电池“白名单”正式取消,允许外资动力电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LG、松下、SKI等国际电池巨头强势回归。2020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全球车用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便被LG化学抢走。

    与此同时,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并在发布会现场比亚迪播放了刀片电池和三元锂电池针刺试验的比较视频,直指三元锂电池安全性低、耐高温性能差等缺点。

    对此曾毓群在网络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从而引发了比亚迪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的呛声:“不服?那你也来扎一下吧!”

    图片

    比亚迪针刺对比图

    更大的挑战或许在于“整车自造电池”已经形成为一种新潮流。

    在2020年9月的电池日上,特斯拉表示,弗里蒙特的“试验工厂”已开始少量生产4680电芯,预计达到年产能10GWh,计划2021年底实现上述产能目标;

    2020年,戴姆勒集团宣布,计划在全球3大洲7座城市共布局9家电池工厂;

    2021年3月,大众集团举办了第一届“Power day”(动力日),向外界披露了公司未来十年的电池路线图;

    2021年4月,通用汽车正式宣布投资23亿美元,与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合作,在美国田纳西州建造其第二家超级电池工厂。

    这种趋势不光是在国外,国内也是如火如荼,除了比亚迪。

    长城汽车2018年将旗下动力电池业务拆分出来,成立了蜂巢能源;

    吉利科技集团在赣州经开区规划建设年产能42GWh的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广汽集团在“2021广汽科技日发布会”上,发布了动力电池技术战略“中子星战略”,其研究院院长吴坚表示,广汽将在3年内实现自主研发动力电池电芯规模化搭载应用,中长期实现自研自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整车企业自造电池是趋势。这是因为电池的成本占比太高,至少占到整车价格的25%左右。

    试想若各大车企都自给自足,市场上还有多少蛋糕能留给宁德时代?在资本市场上,目前宁德时代的市盈率也已经高达133倍,“泡沫”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首富的宝座能坐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图片

    曾毓群

    其实,当不当首富从来不是这些顶级企业家关心的,历史进程中,首富席位的更迭,各种起起落落的故事也足以让这两个字变得些许沉重。

    这一次的登位,让低调的曾毓群站在了聚光灯下,让宁德时代更加直接地被市场和舆论审视,当然也反映出商业世界里时代的重点正发生着微妙的偏移。

    图片

    图片



    TOP